恩德寺



恩德寺的歷史相當悠久,最初位於北方約距離兩公里外的山王 原。
857年,弘法大師的得意弟子,柿本紀真濟僧正,受大師之命為了傳播真言宗騎著牛前往東國。
途中真濟來到聳立於飯豐南邊的眺山(川西町和飯豐町的劃界),從此處望去西置賜盆地的美景深深吸引住他,促使他造訪了山王原。
然而不敵長途旅程的勞苦,一路載著真濟的牛倒下了。真濟非常隆重地埋葬了牛,為牠建造了恩德寺,並將此處命名為「破牛」以哀悼牛的死。
之後由於牛墳旁長滿了白色的芒草,此處進而被改稱為日文中與「破牛」發音相同的「萩生」。
並且在室町時代初期,伊達家第八代城主,宗遠攻下長井的領地廣房,並支配了置賜地區。
此時伊達家的重臣國分正信才因為戰場有功獲得萩生一地蓋了城。
爾後慶永年間(1394〜1428)國分家第三代城主,光信為求城內安泰,將寺院設置在身邊。於是將山王原的寺院移至城內。當時移建完成的寺廟便是今日的 恩德寺,在寺內也祭祀著真濟僧正。


恩德寺內存放有據說是真濟僧正受弘法大師所託,旅途中總是背負在身上的「御黑箱」,其中藏有五智如來 (弘法大師前往中國唐朝時所帶回之從天竺傳之物)的「御黑箱」,但僅有特定時段會向大眾公開。
「御黑箱」其實也曾傳至奈良的室生寺、名古屋的萬德寺,當時每21年舉行一次盛大的法會會公開供人們參拜。
此外,當時城主會將恩德寺遷移至此處的理由,是因為萩生城內有罪犯的處刑場,在此地被處決後的亡靈糾纏不休,令城主相當困擾,傳說他正是藉由供奉御黑箱中 的五智如來鎮壓住亡靈。
後來處刑場成為真濟僧正的埋葬之地,眾人也稱此處為「佛山」。現在的住持是第61代的片桐天山氏,而歷代有名的僧侶則是以下兩名。
第17代 道智
建立大井澤的大日寺,並開築黑鴨(白鷹鮎貝)到大井澤的湯殿山參拜道(俗稱為道智路)
第39代 鏡山
在本寺神護寺(京都)進行修行,在京都六角堂修習花道並將池坊(日本最古且最興盛之花道流派)引進此地。嘉六文書(町所收藏)保有許多古文書。花道號為千 龍堂鶴子。


石現文殊堂和除苗圖


恩德寺腹地內的石現文殊堂於1706年建造完成。此處本尊 佛像的由來,據傳是由住在西根村(長井市)一個名叫松田與次衛門的人發現的。某日他在溪邊撿石頭時,發現了一個發光的佛像便將之帶回家當作擺飾,但他之後 陸續遇上禍害,在向附近的寺廟請教後被指導說必須將佛像安置到南方的寺廟去,於是佛像便在此地安定下來了。
佛堂中有幾個繪馬,除苗圖也是其中一個,目前因為受損相當嚴重所以收藏在正殿中。所謂除苗是指在播種時為了培育出品質優良的蔬菜所以事先拔除其他幼苗,不 過這幅畫同時傳達不應該以同樣方式對待人類,實屬一幅警世畫。作者出生於宮內,名為英不白,有大量此類繪畫作品流傳至今。這些畫也藉由被新聞媒體報導和被 特別展示於長野、仙台的美術館獲得世間更廣泛的認識。
繪馬在1985年被指定為有形文化財(繪馬)。另外在佛堂中也有針子圖(裁縫畫:1886)圖中的景象是學生在路上圍住梅津蝶老師,而老師正期望著他們能 夠「有好工作,嫁到好人家」。